前陣子和美國一間獨立出版社的負責人聊創作和議題,他說到喜歡我畫人物的臉,但有件事情必須提醒我。他先是問我知不知道美國的 The Minstrel Show,我說不知道。The Minstrel Show 直翻是黑臉走唱秀,是十九世紀時在美國很流行的「塗黑臉扮作非洲裔」的娛樂演出。劇中,白人為了飾演非洲裔而將皮膚塗黑,並畫著豐厚的唇,演出內容充滿著刻板印象、嘲諷與有貶低意味的模仿,如刻意將非洲裔呈現為樂天、懶惰、愚昧、懦弱等形象,藉此使在場的白人觀眾發笑。在那個年代這樣型態的表演並沒有被認真檢討,直到美國民權運動興起,社會大眾才意識到這樣的秀充滿種族歧視。
接著出版社的人翻開我其中一本刊物,指著一個嘴唇較厚的大眼人物,說這個角色讓他稍微聯想到了黑臉走唱秀的角色。他知道我應該不是故意那樣畫的,再加上角色的膚色不深所以不能說是相似,但他認為還是必須提醒我一下以免我將來踩到了種族歧視的底線還不知道。我很感謝他告訴我這件事,設想如果我剛好畫了一個深膚色的角色,又剛好畫了特別厚的嘴唇與大眼睛,會不會讓很多人憤怒,儘管只是因為我不知道在美國曾有那樣一段傷害到了很多人的歷史。
我們繼續討論著因無知而產生的衍生物以及它們背後是否存在著歧視。他說:「其實很多時候重點不在一個人是否懷著惡意講出這句話/做出這件事,而是他的行為已經讓人覺得不舒服了,重點在於他已經冒犯到別人了的這個事實。其實解釋並道歉就好了,但大多數人都不會道歉而是辯解,會反駁說『我又不是故意的』、『不要那麼嚴肅啦』,好像有問題的都是別人。」
最近看到有人說:「把鼻子貼近螢幕看會看到子彈。」對,把任何東西放大檢視都有可能變成子彈,你螢幕裡那則拿別人開玩笑的笑話或是生活裡每件你認為「沒那麼嚴肅」的事。但子彈可以傷人,就是因為是子彈才不該拿來當作笑話,如果是子彈就代表它本來就不該好笑。
像塗黑臉裝扮這樣的「娛樂」表演早已被現代的好萊屋劇場唾棄,但仍有不少人在萬聖節派對中裝扮,只為了搞笑。但真的好笑嗎?
「從歷史背景來看,『黑臉』並不是單純的戲劇妝扮而已,它還承載著非洲裔民眾從古至今走過的民權奮鬥血淚。」(引自《塗黑臉扮作非洲裔》: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world/61/201507020004.aspx)
*圖片取自網路